安徽新安程氏壬辰年清明徽州祭祖活动由安徽省程氏文化联谊会发起组织并主办,歙县新安程氏文化研究中心协办,黄山市程氏文化委员会积极参与。来自安徽省内外的200多位新安程氏宗亲代表参加了2012年4月7日--8日的安徽新安程氏壬辰年清明徽州祭祖活动。
4月5日中午,安徽省程氏文化联谊会的程晋星、程文群、程勋梅等一行四人驱车从合肥出发,到达黄山市屯溪心族之旅酒店,筹备祭祀活动。下午四点与黄山市宗亲程怡铭、程文俊等会面,商议了筹备祭祀活动。4月6日中午,程晋星、程文群、程勋梅、程晓俊、程志华等一行七人驱车到达歙县,与程怡铭、程长青会面再次落实了祭祀活动的具体事宜。
4月7日各地宗亲陆续来到屯溪心族之旅酒店报到。4月7日晚,安徽省程氏文化联谊会举行了第二届理事会筹备会议,对程氏家族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安徽新安程氏壬辰清明徽州祭祖活动领导组再次开会并详细具体落实了次日的祭祖活动细节。
4月8日早上7点30分,吃过早餐的200多位新安程氏宗亲代表从坐落于黄山火车站旁的黄山市屯溪心族之旅酒店驱车前往歙县郑村镇向皋村冷水铺,在东晋首任新安郡太守、新安程氏始祖“忠祐”公元谭公墓园遗址,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祭祀凭吊活动。祭祀现场,烟花绽放,礼炮轰鸣,香烟缭绕,场面壮观,气氛庄严,新安程氏后裔代表神情肃然,深情追思东晋首任新安郡太守、新安程氏始祖“忠祐”公元谭公,缅怀东晋首任新安郡太守、新安程氏始祖“忠祐”公元谭公的伟绩。200多位新安程氏宗亲代表向东晋首任新安郡太守、新安程氏始祖“忠祐”公元谭公进香行跪拜礼,表达无限的哀思。
歙县新安程氏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程长青主持该处祭祀活动并介绍了东晋首任新安郡太守、新安程氏始祖“忠祐”公元谭公的生平事迹及其墓园的过去与现在;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安徽省程氏文化联谊会会长程东利宣读了祭文;程怡铭宗亲受歙县新安程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会长)、安徽新安程氏壬辰年清明徽州祭祖活动总指挥程振塑委托代以致辞,简要阐述了此次祭祖活动的宗旨和意义;宗亲代表程希桂和程向阳发表了简短的祭祀感言。
随后,200多位新安程氏宗亲代表在祭祖活动组织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又驱车回到黄山市屯光镇篁墩村在“忠烈王”、新安程氏显祖、“忠壮”公灵洗公墓地和新安篁墩程氏统宗祠进行了简朴的祭祀凭吊活动。
在“忠烈王”、新安程氏显祖、“忠壮”公灵洗公墓地200多位新安程氏宗亲代表向“忠烈王”、新安程氏显祖、“忠壮”公灵洗公进香行跪拜礼,表达无限的哀思。很多宗亲代表纷纷拿出相机三五成群在“忠烈王”、新安程氏显祖、“忠壮”公灵洗公墓前合影留念。
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黄山市程委会副会长程景梁主持了祭祀“忠烈王”、新安程氏显祖、“忠壮”公灵洗公并简要介绍了“忠烈王”、新安程氏显祖、“忠壮”公灵洗公的丰功伟绩和在徽州历史中国历史以及在新安程氏历史上的地位。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安徽省程氏文化联谊会会长程东利致辞,宗亲代表程先政等发表了祭祀感言。
上午十时左右,200多位新安程氏宗亲代表缓缓进入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新安篁墩程氏统宗祠遗址内,祭祀列祖列宗。在祭坛和供品案桌前,200多位新安程氏宗亲代表依次上香行跪拜礼。程怡铭受安徽省程氏文化联谊会委派主持了新安篁墩程氏统宗祠遗址内的祭祀活动并向程氏宗亲代表介绍了新安篁墩程氏统宗祠的历史。黄山市程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程伯孚致辞,上海市宗亲代表、安徽省程氏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程先政和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安徽省程氏文化联谊会会长程东利发表了祭祀感言。
随后,200多位新安程氏宗亲代表参观了篁敦程朱阙里文物陈列馆。
整个祭祀活动到上午12点左右结束。
由于历史的因素,特别是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承载新安程氏族人道统和精神的东晋首任新安郡太守、新安程氏始祖“忠祐”公元谭公墓、“忠烈王”、新安程氏显祖、“忠壮”公灵洗公墓以及新安篁墩程氏统宗祠都遭到了灭顶性的毁坏……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些年,每逢清明等重大节日,世界各地程氏程氏族人陆续来到徽州寻根问祖。既有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更有大量国内新安程氏后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4月,世界华人领袖、新安程氏后裔、元谭公63世程万琦先生和著名金融家、新安程氏后裔、元谭公64世程道兴先生率领海内外程氏宗亲600余人来到徽州寻根访祖,并到歙县郑村镇向皋村冷水铺东晋首任新安郡太守、新安程氏始祖“忠祐”公元谭公墓园遗址及黄山市屯光镇篁墩村“忠烈王”、新安程氏显祖、“忠壮”公灵洗公墓地进行了简朴而隆重的祭祀凭吊活动,在海内外程氏宗亲和黄山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东晋首任新安郡太守、新安程氏始祖“忠祐”公元谭公墓园遗址及黄山市屯光镇篁墩村“忠烈王”、新安程氏显祖、“忠壮”公灵洗公墓园的恢复和保护越来越困难。今天我们还能看见墓冢,祠堂的基本框架,也许若干年,或者明年,那里就建起了高楼大厦……
【新安程氏历史常识】
一、程姓起源及新安程氏
据资料记载,伯符是程姓的始祖。由于伯符向周王敬献“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穗之禾”这“三异之端”有功,被周王封在广平的程地,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程姓。实则伯符是重和黎的后代。
程氏因程国而得名,先有了程国,程国的居民后来就称程氏。至于程氏在何时何地得氏则诸说纷纭。就程氏得氏的时间而言,有西周初年、成康之际和宣王时期三种不同说法;就程氏得氏的地点而言,也有广平(今河省北鸡泽)、洛阳上程聚和安陵(今陕西省咸阳东)三种说法。
程氏的得氏始祖名伯符,又称乔伯。他是重黎的后裔,生活在商、周之际。《河南程氏正宗世谱》中有一首《迁徙歌》,写道:“古有重黎氏,程族由发初。历夫周兴际,伯符广平居。”这首歌概括了程氏始祖伯符初封广平的事。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关中地区有一个周国,在文王姬昌的管理下,政治清明,蒸蒸日上。姬昌得到了许多方国的拥戴,号称西伯。他在位时,已经奠定了灭商的基础。姬昌死后,儿子姬发即位,史称周武王。他继承父亲未竟的灭商大业,领兵东伐,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卫辉市北)打败了商王纣的军队。纣自焚而死,商朝宣告灭亡。
周武王让商王纣的儿子禄父 (又称武庚)留在殷商故土,继续管理殷商遗民。在其周围建立了卫、鄘和邶三国,分封武王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又下令释放被商王纣关押在监狱里的贤人和百姓,将商王纣聚敛的 钱财、粮食散发给贫民和奴隶,然后班师西归。
周武王回到关中的镐京 (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后,为了统治原商朝的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推行分封制度,将自己的同姓、灭商的功臣谋士和古代圣王的后代封在各地,建立国家。伯符也是古圣贤的后裔,因而被封在广平,于是伯符带领本家族人等,在那里建立了国家。
广平是伯符的始封地,也成为程氏的发祥地之一。后来广平发展成为程氏的首要郡望。但是广乎不是程地,也不是程国。因此,它不是程氏得以命氏之地。槐塘《程氏世谱叙》转引西汉司徒程泰修撰的族谱说:“臣上世祖伯符先封广乎,后得封程国,遂氏焉。”
程氏是徽州的大姓,也是最古的一个姓,据明程尚宽著《新安名族志》2记载,“程姓出黄帝重黎之后,自周大司马曰休父,佐宣王中兴,封程伯,子孙因以国氏,忘安定。其后曰婴,仕晋平公,有立赵孤之德,封忠诚君,再忘广平。汉末曰普者,从孙氏定江东,破曹操,赐第于建业,为都侯亭。”程普之后曰程元谭,永嘉之乱时,佐琅琊王起建业,为新安太守,有善政,民请留之,赐第篁墩,遂世居此。程元谭即为新安程氏一世祖。
新安程氏传至13世出一显赫人物程灵洗。他曾被梁元帝任命为谯州刺史兼领新安郡太守,后被陈武帝任命为兰陵太守,遂封安县侯,以后因军功先后升任豫州刺史、坐骑将军、中护军、云麾将军、重安县公等职,为陈朝栋梁之一,卒后赐镇西将军,谥“忠壮公”,配享武帝庙庭。因侯景之乱时,程灵洗曾率领乡人保卫乡土有功,对此,徽州人十分崇仰,死后尊封他为“邑神”影响十分久远。
程灵洗有22个儿子,由篁墩先后扩散到徽州及全国各地。新安程氏传28世,在唐朝中后期,出一个名叫程泽的人,从篁墩迁河北中山博野,至32世,又一名叫程希振的人又自中山博野迁河南洛阳,其曾孙即为程朱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兄弟二人,他们实为新安程氏35世孙。(备注:程颢,程颐虽迁出新安已有好多代,且其生活和从事学术活动地方也主要在河南,其学术理论也称“洛学“,但如许多由徽州迁居、侨寓外地的新安人士一样,他们对自己的祖籍地有强烈的认同。
明修《程朱阙里志》记载程颢程颐念念不忘自己是“忠壮公”之裔,程颢就曾有“忠壮公裔”印章一枚之事;清雍正重刻时,又加入了康熙年间河南程氏后裔来篁墩谒拜新安程氏始祖、显祖的事件。)
如今,新安程氏后裔遍布世界各地,已达近千万人。
二、东晋首任新安太守、新安程氏始祖“忠祐公”元谭公
程元谭(公元245年―325年),字会普,号太守府君,三国时蜀汉延熙八年(即孙吴赤乌八年,曹魏正始六年,乙丑年,公元245年)年出生在洛阳上程聚(今河南省洛阳市上程聚),系程氏得姓始祖程伯符第45代孙。
程元谭为人聪敏,性情豁达。西晋孝怀帝司马炽(公元284-313年)在位(公元307年-311年)和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00年-318年)在位(公元312年-316年)时,程元谭历任广平郡太守等官职。
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十二月十一日,匈奴汉国创建者刘渊之族子刘曜攻克长安,俘获晋愍帝,西晋灭亡。
西晋王朝被匈奴人建立的前赵攻灭后,于是北方异族蜂拥而入,纷纷问鼎中原。其中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族为最大,另有十多个小族,他们凶猛残忍,大肆屠杀汉人,先后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自此北方大地陷入一片混乱,这一时期史称“五胡乱华”。
程元谭在“五胡乱华”时丢失官职,弃家徙步投奔归顺西晋瑯玡王司马睿。
公元317年4月6日,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王(尚未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公元318年4年23日,晋愍帝司马邺死于汉国的讣告传到江东,司马睿于4月26日即皇位(“上尊号”),改元“大兴”,史称“晋元帝”。
程元谭率领士兵于大兴初年(公元318年)自东阿南渡,起初担任江阳太守,不久升迁担任襄州刺史。大兴三年(公元320年)凭借镇东军谋、襄州刺史的身份来到江南新安郡(前身为新都郡,晋时因郡西有新安山,而更名为新安郡。新安郡管辖遂安、海宁、始新、黎阳、歙、黟等六县。新安山在今祁门县境内。此时新安郡隶属扬州),担任持节新安太守。
程元谭担任新安太守期间,在晋元帝(公元318年-323年)在位六年、三次改元的艰难而混乱的社会大环境下,秉持一颗勤政为民之心,以卓越的才智,整顿吏治,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实行仁政,向朝廷推荐有才能的人,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发动和组织百姓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垦荒种粮;悯农爱民,曾向灾民散发了两千石粮食,安抚流离失所的灾民;开办学校,培养人才,教导百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教化风气。
在程元谭的治理下,新安郡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因此,新安郡百姓都感悦诚服,非常尊敬程元谭,爱戴程元谭。朝廷也深闻其贤,并下昭迁升其职。
东晋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程元谭任期期满,离开新安。临别之际,闻讯从四乡八邻赶来慰留他的新安民众挤满了大道,使他竟然无法离开。晋元帝获悉后,甚为欣慰,下诏褒奖程元谭,并让他继续留任新安太守。
东晋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乙酉年), 程元谭卒于新安太守任上,享年八十一岁。
晋明帝司马绍听到程元谭去世的消息,惊愕悲悼,伤心不已,为之大哭。赐其子孙宅第于新安篁墩。自此,程元谭的子孙就在新安篁墩安家。
新安程氏从程元谭肇始。因此,程元谭被人们尊奉为新安程氏始祖。
程元谭娶东海徐进之女,生二子:程彪、程超。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旅居海内外各地的新安程氏后裔已经近一千万人。
作为贤良名臣,程元谭逝世后,当时的朝廷极为重视,赐之葬在新安郡城西十里衮绣乡二十三都四保十里牌驿路旁,即今安徽省歙县郑村镇向皋村冷水铺。
程元谭墓前立有翁仲一对高大的石人,当地百姓称此为“双石人墓”。此后,程元谭墓成为新安郡四大古墓葬之一。
宋朝时,朝廷以程元谭裔孙程忠壮灵洗庙祀有灵,遂追封程元谭为“忠祐公”,封程忠壮之子为“忠护侯”,子孙世袭其爵。
北宋年间,端明殿大学士、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休宁汊口人氏、绍熙四年进士程珌就主持修复了程元谭墓。
元代大德年间(1303年),休宁汊口裔孙程自得从北方回乡里扫墓,得知始祖程元谭墓被毁湮没,就风雨不停地在民间探访寻求。并最终在这年冬天十二月十七日,得到邻村一位掌管理乡里事务的长辈的指点,在深深的积雪中,找到了元谭公墓的墓址。程自得当即率领富溪裔孙程克绍等人在墓前修复了双石人,恢复了祖墓松丘。同时,程自得等还请得当时的当代名流、著名诗人、诗论家方虚谷撰文,大书画家赵孟頫写碑记述这件事。
明代新安程氏北宗裔孙程已敬担任徽州巡抚期间还曾经咋双石墓前树立牌坊纪念。
明代成化二年中一甲二名进士、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著名文学家程敏政更是带头呼吁率领州、县新安程氏各支派在篁墩世宗庙会谱,祭祖团拜,凭借这来和邻睦族,使程氏裔孙遵依道统和保护古迹。
千百年来,历经多次修复的程元谭墓一直是海内外新安程氏族人春秋祭奠之所,四海宗亲不断来此膜拜。
三,“忠烈王”、保境安民的骁勇战将、新安程氏显祖“忠壮”公程灵洗
新安程氏显祖程灵洗(514——568)在徽州老百姓和新安程氏族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过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个徽州民间百姓都将新安程氏显祖程灵洗作为保护神在重要节日供奉祭祀。这种祭祀活动自南北朝陈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开始,一直延续到至20世纪六十年代初,持续时间达一千四百年之久。
程灵洗,字玄涤,是新安郡海宁县(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篁墩)人。年轻时因为勇猛且有气力而著名,步行每天能够走两百多里路,擅长马术和游泳。(南朝)梁末年,海宁(今休宁屯溪一带)、黟县、歙县及鄱阳、宣城郡交界的地方出现很多劫夺和盗窃财物的人,邻近县乡的百姓为此受了很多苦。程灵洗向来被乡里人所敬服,前后任太守和长官经常派遣他招募年轻人,去追逐和抓捕那些劫夺和盗窃财物的人。
侯景叛乱爆发时,程灵洗聚集乡里众人守卫黟县和歙县,抵抗侯景叛军。侯景叛军攻下新安后,新安太守湘西乡侯萧隐投奔依靠程灵洗,程灵洗被尊奉为盟主。梁元帝在荆州承制,萧隐又派遣使者抄小道去献上奏表。刘神茂在东阳建义抗击叛军,程灵洗攻下新安,与刘神茂军互相呼应。梁元帝授予他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新安郡诸军事、云麾将军、谯州刺史资的职务,统领新安太守,封他为巴丘县侯,食邑五百户。刘神茂被侯景叛军打败,侯景叛军副将吕子荣率军进攻新安,程灵洗撤退到黟县、歙县境内保卫乡民。等到侯景叛军失败,吕子荣叛军撤退逃跑,程灵洗再次占领新安。程灵洗率军进军建德,擒拿叛军将帅赵桑乾。因为立功被授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青、冀二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增加食邑,连同以前的达到一千户。
皇帝仍旧命令程灵洗率领他的部属下扬州,帮助王僧辩镇守防卫。不久调任吴兴太守,没有上任,王僧辩命令程灵洗跟从侯瑱向西增援荆州。荆州陷落,回都。高祖诛杀王僧辩。程灵洗率领部下前来支援,他的徒众在石头西门奋力战斗,军队不能取胜,他派遣使者去朝廷领取圣旨,坚持了很久才投降,高祖非常钦佩他们的节义。绍泰元年,朝廷授予他使持节、信武将军、兰陵太守等职务,他还像以前那样侍守,协助防守京口。等到平定徐嗣徽,程灵洗有功,被授予南丹阳太守之职,封为遂安县侯,增加食邑,连同以前的达到一千五百户,仍旧镇守采石。
程灵洗跟随周文育向西讨伐王琳,在沌口打了败仗,被王琳所拘捕。第二年,与侯安都等人逃回。兼任丹阳尹,出任高唐、太原二郡太守,依旧镇守南陵。升任太子左卫率。高祖驾崩那年,王琳叛军先遣队东下,程灵洗在南陵打败他们,俘虏了他的士兵,并获得十多匹青龙马。凭借军功被授持节、都督南豫州缘江诸军事、信武将军、南豫州刺史。侯瑱等军在栅口打败王琳,程灵洗乘胜追赶敌军,占领了鲁山。被征召担任左卫将军,其他职务照旧。
天嘉四年,周迪重新侵犯临川,朝廷任命程灵洗为都督,从鄱阳其他道路进攻他们,周迪又跑到山谷里。五年,程灵洗调任中护军,常侍如故。出任使持节、都督郢、巴、武三州诸军事、宣毅将军、郢州刺史。废帝就位,程灵洗进升官爵,称为云麾将军。
华皎反叛时,派遣使者来召唤劝导程灵洗与他一起谋反,程灵洗斩杀华皎的使者,把事情告诉人们,让人们知道。朝廷非常赞赏他的忠诚,增加了他的守备力量,给他配备鼓吹一部,因为推带之心,派他的儿子文季率领水军协助防守。这个时候,周迪派遣他的将长胡公拓跋定带领二万步兵和骑兵帮助华皎进攻包围程灵洗,程灵洗据守城池牢固设防。等到华皎撤退,于是就出动兵力追踪、跟随拓跋定,拓跋定还没有来得及过河,于是就带领徒众向程灵洗投降了。程灵洗趁势进攻周沔州,攻占了它,捉拿住那里的刺史裴宽。凭借军功进升为安西将军,改封重安县公,增加食邑到二千户。
程灵洗性情严厉急躁,对待下属非常苛刻,士兵即使犯了小罪,也一定按照军法责罚他们,匆忙之间,就加以杖击、鞭打,而号令严肃而公正,程灵洗与士兵同甘苦,众人因为这投靠他。
程灵洗非常喜好农业生产,亲自耕田犁地种庄稼,至于水田陆地所适宜种植什么的,早晚收割什么收获什么,即使是老农也不能达到他的水平。他的姬妾中没有闲荡不务正业,闲空着手的,都要督促他们纺线织布。至于散用钱财,也不节省吝啬。
程灵洗在光大二年去世,享年五十五岁。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忠壮”。
太建四年,皇帝下令程灵洗有资格在高祖庙庭享受祭祀的礼仪。
依据史志记载,南宋朝廷鉴于程灵洗保境安民的业绩,一共给予程灵洗及其家族十次加封,这实属史无前例。
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朝廷下诏追封程灵洗为“广烈侯”,追封“忠壮”公程灵洗远祖、新安程氏始祖、东晋首任新安太守程元谭为“忠祐”公,“忠壮”公夫人董氏为“惠懿”夫人,“忠壮”公长子文季为“忠护侯”,并庙食“世忠”庙。
元朝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加封忠壮公至“忠烈王”。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钦降世忠庙祝文,徽州府知府春、秋致祭。
程灵洗生前战功卓著,是新安人民的保护神。在他去世后不久,徽州乡人纷纷结社,或露天筑坛,或建祠构庙,祭奠心目中的大英雄。
程灵洗作为一名保境安民的骁勇战将,永远是徽州百姓和新安程氏族人心中永远的骄傲。
四、“新安篁墩程氏统宗祠”暨世忠庙
新安程氏统宗祠,位于古徽州府歙县西南30里之篁墩——今安徽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屯光镇篁墩村。这里曾经是程氏族人与徽州民众共同祭祀先烈的处所。
我们今天所说的“新安篁墩程氏统宗祠”,是一个统称。在1949年之前,这里有五个程氏历史文化建筑:“世忠庙、司匣办事处、程氏统宗祠、二夫子祠、程氏会祀所”。
依据歙县档案馆保存的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绩溪仁里派六十二世孙程铁华丈量测绘的篁墩程氏重修祠庙驻沪办事处印行的《新安篁墩程氏统宗祠暨世忠庙地址及后靠山图》(27×32cm横版红色刻印图。原图比例尺1:60,现图照原图缩小四分之一。)下方说明:“统宗祠”占地二百零二步(一步等于五尺),“二夫子祠”(宗祠右)占地九十六步二分,“会祀所”(二夫子祠右)占地九十四步三分,“司匣办事处”(宗祠左)占地一百零九步;“世忠庙”占地四百六十五步。
“新安篁墩程氏统宗祠”,这里曾经是程氏族人与徽州民众共同祭祀先烈的处所。
“世忠庙”是古代徽州人为祭祀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之第十四世、南朝名将程灵洗而建。
萧梁之季,歙人程灵洗以勇武善射闻名乡里,又因捕捉盗寇而畏服四境。此后,又跟随萧元帝南征北战,忠勇功卓,累官散骑常侍,云麾将军,卒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壮”,配享武帝庙庭。此后,在民间,里人以其功勋特著,奉其为神,并于墓前设坛祭祷。
依据史志记载,南宋朝廷鉴于程灵洗保境安民的业绩,一共给予程灵洗及其家族十次加封,追封程灵洗为“广烈侯”。这实属史无前例。朝廷对程灵洗及其家族的褒奖,激发了更多封建士大夫参与祭祀活动。
时有一方姓进士,出巨资为程灵洗在篁墩择址在今世忠庙基于嘉定十六年(公元1224年)修建了豪华的庙宇,宁宗皇帝赐“世忠庙”匾额。匾额及“赐世忠庙额敕黄牒”送达篁墩的那天,“世忠庙”里金碧辉煌,碑文林立,“世忠庙”前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坎其击鼓,黄牢之下,牲升于堂,乐作于庑,以斋以肃,以拜以俯”。“程灵洗崇拜现象”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程灵洗也由凡胎肉体,演变成了徽州的神祉。从那时起,“有二百余社,自夏及冬,或喧鼓吹,备鞍马以请,或设牲醴,立牌位以祭祀,委是显赫,著人耳目”。此后,祭祀活动以篁墩为中心,向周围几个县扩展,遍及徽州大地。徽州程氏祠堂庙宇多改称为“世忠祠”或“世忠庙”。
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朝廷下诏追封“忠壮”公程灵洗远祖、新安程氏始祖、晋新安太守程元谭为“忠祐”公,忠壮公夫人董氏为“惠懿夫人”,忠壮公长子文季为“忠护侯”并庙食世忠庙。
元朝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加封忠壮公至“忠烈王”。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钦降世忠庙祝文,徽州府知府春、秋致祭。
据清代《徽州府志》记载:明清时期,除了篁墩程氏世忠祠外,徽州府所辖区域内程氏族人居住的大县还有多处名为“世忠庙”行祠。歙县有三所:一在槐塘,一在托山,一在临河。休宁有五所:一在汊口幹龙山,一在斗山,一在率口,一在荪山,一在庙山岭。婺源有五所:一在二都,一在龙山,一在金竹,一在凤岭,一在高安。绩溪一所:在仁里。
因为篁墩是新安程氏始祖元谭公及新安程氏显祖忠壮公灵洗故宅所在,所以,明清之后,人们将篁墩“世忠庙、司匣办事处、程氏统宗祠、二夫子祠、程氏会祀所”,称之为“新安篁墩程氏统宗祠”。
根据《程氏族谱》、《徽州府志》和《新安文献志》等史料记载,篁墩“世忠庙”建成以后,原来徽州里人及其他姓氏所设祭坛渐渐声势减弱,明、清以后大多转归到“世忠庙”祭祷。同时,迁居外地的新安程氏裔孙追本溯源,每逢清明等重大节日,也都不辞辛劳纷纷来到篁墩举行祭祀先祖的活动,追思先祖的业绩。